【內蒙古教育網】烏海市成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指導委員會助推烏海職業技術學院更好更快發展
日前,烏海市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指導委員會2013年年會召開,烏海市市長、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指導委員會主任侯鳳岐作重要講話。烏海職業技術學院與內蒙古君正科技產業集團公司、黃河工貿集團、烏海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等15家規模以上企業,就訂單式培養、產學合作、學生就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兼職教師隊伍建設、設立獎助學金、企業員工培訓、共建信息交流平臺等方面簽訂新的校企合作協議。會后,全市關于支持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加快發展的各項政策將陸續出臺,校地校企合作將得到新的全面發展。
烏海市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指導委員會于2011年12月成立,烏海市市長擔任指導委員會主任,成員由市政府分管領導和有關政府職能單位、三區政府、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烏海職業技術學院組成。主要職能是定期研究高等職業教育的重大部署和政策措施;加強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指導、協調和服務;有效的為政府、企業、學院之間搭建互動平臺,使烏海市高等職業教育的產學結合、校企合作工作不斷向規模化、規范化方向發展。烏海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烏海市唯一一所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一直以來,烏海職業技術學院為加快校企合作步伐,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積極探索創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圍繞企業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和教學計劃,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和雙師教師隊伍建設及社會培訓等工作,逐步實現“五個對接”,即專業與產業、企業、崗位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具有烏海職業技術學院特色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初步形成。
近年來,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在基本建設、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招生就業、人才培養質量及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全面發展。目前,學院全日制在校生達4000多人,為地方培養輸送高職畢業生4400人,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0%以上。電大與成人教育學生4200多人。學院面向社會開展培訓達32000人次。與74家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建立了66個校外實訓基地。現已建成適應烏海及周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六大門類35個專業,形成以化工、煤炭為特色,電力、機電、建筑、管理專業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學院先后與神華集團、君正集團等開辦了訂單班,與多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就業供需關系。與烏海市政府有關部門和3大工業園區分別開展了校地校企合作。在學院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專業培養方案、課程建設方案以及部分教學計劃的修訂過程中,專家組近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成員邀請了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學院B、C類的實踐教學50%的課時已實現由企業一線工程技術人員擔任的兼職教師完成。2013屆畢業生中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書獲取率達到80%。學院正在向教學計劃校企共同制定、教學過程校企共同監督、教學資源校企共享、畢業生校企共同鑒定的校企深度合作邁進。
會議充分肯定了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在為企業發展提供專業技能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同時對烏海職業技術學院今后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樹立全新的人才觀,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和服務;要進一步明確辦學定位,體現烏海地方特色,緊密結合烏海市轉型發展需要、產業結構特點和企業發展需求,合理調整和設置專業,切實培養出適合地方經濟發展的實用型、技能型和有吃苦耐勞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校企互動,加大在職培訓力度,緊密結合我市企業發展需求,統籌抓好崗前技能培訓、在職員工培訓、就業培訓等工作,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全面提升勞動者的職業技能素質。
烏海市高等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的成立,是烏海市政府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戰略部署的重要決策;是加快人力資源開發,提高全民素質,促進就業再就業,構建和諧烏海的重要保障;是在原有基礎上實現烏海市高等職業教育事業新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將緊緊抓住這一新的發展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努力開創烏海職業技術學院改革和發展的新局面,辦出特色鮮明的高等職業教育,辦好讓烏海市人民更加滿意的高職教育,為烏海市加快經濟和城市轉型,打造自治區西部區域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www.nmgov.edu.cn/zwgk/xxgk_dtxx/dtxx_gxdt/201305/t20130522_9710.html(鏈接地址)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