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性修養 突出作風建設 做學院師生員工滿意的公仆
自參加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我參加了不同層級的集中學習、交流討論、觀看影片等活動,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學習了劉云山、趙樂際等領導同志關于教育實踐活動和作風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了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烏海市委書記侯鳳岐關于教育實踐活動和作風建設的講話精神。在學習過程中,“入黨為什么,當干部為什么,為后人留下什么”始終是縈繞在我腦海的一個問題,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這個問題在我內心深處有了日益清晰的答案。
一、入黨為什么
回想當年入黨時,正是受到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和許多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的感召,向往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于是我積極申請入黨。大學期間,只有品學兼優的學生才有機會入黨,反過來作為一名在校學生,能夠在大學期間入黨也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帶著這種崇拜英雄,渴望榮耀的初始動機和目的,我于1991年1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光榮的成為了一名中共黨員。隨著黨齡的增長,這種初始的動機逐漸發生了變化。我認識到,黨員的稱謂不僅僅是一種榮耀,更多的是責任和義務。
在這次學習活動中,重溫了黨史、黨章,重溫了誓詞,我感到自己對“為什么入黨”這個問題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認識。入黨絕不是一種形式,更不是用來炫耀的資本,而是一種要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奉獻給黨的事業的堅定信念和實現人生價值的體現形式。不僅僅要在組織上入黨,更要在思想、行動上入黨。
首先,要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于共產黨人來說,黨員的本色就體現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為共產主義的不懈奮斗中。馬克思主義不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也不是信口拈來的紙上談兵。馬克思主義誕生于億萬人民群眾的實踐,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根本規律和最終歸宿。真正的共產黨人信仰馬克思主義并使人民群眾覺悟,去帶領大家一起奮斗,我們就能最終實現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這一美好的社會即共產主義社會。要充分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曲折和反復,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保持先進性的精神動力?!短K聯亡黨亡國二十年祭》告訴我們,蘇聯政權的垮臺正是由于蘇共黨員信念的坍塌而導致的,使人震撼,發人警醒,引人深思。
其次,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這是永葆黨員先進性的根本要求。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要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來體現,黨的執政使命要靠千千萬萬黨員卓有成效的工作來完成。細胞自身的素質至關重要。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理論武裝頭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在各種考驗面前必須自重、自警、自勵、自律,自覺抵御各種消極腐敗的侵蝕,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三,要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教職員工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要立足本職,勤奮工作,任勞任怨,自覺奉獻。要注意工作方法,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密切聯系教職員工,依靠教職員工,服務教職員工。黨的領導能否保持正確,取決于黨能否采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毛澤東指出:“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以形成正確的領導意見,這是基本的領導方法?!睆娜罕娭衼?,就是通過調查研究,把群眾中分散的意見、建議和經驗收集起來,經過分析綜合,加工制作,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形成符合客觀實際的方針、政策、計劃和辦法。到群眾中去,就是把已經形成的方針、政策、計劃和辦法,再拿到群眾中去,進行宣傳、解釋和貫徹,并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二、當干部為什么
回顧自己的工作經歷,在組織的關心和培養下,由一名普通教師一步步成長為一名領導干部,被任命為烏海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市政府黨組成員。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對“為什么要當干部”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能當干部是組織對個人的一種信任,也是組織對個人價值的一種認可,更是組織對個人賦予的責任,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干部是一面旗幟,引領群眾向前進;干部是“紐帶”,上傳下達,反饋群眾的聲音。干部是黨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墒侨绾萎敽酶刹?,當干部又該做些什么,才不會辜負組織的信任和囑托呢?
首先要強化責任意識,履職擔責。周恩來總理說:當干部,不是做官,是做事,是為人民服務。干部是在社會管理各領域中掌握公共權力的人,干部的身份意味著責任。人民賦予了我們一定的權力,就是希望我們能夠帶領大家正確前進,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在其位,不謀其政,不能正確行使權力,貪圖個人名利享受,就是瀆職,是犯罪。更不可能把個人價值同社會價值相結合,實現自我價值。當一名好干部要有德有才,常懷仁愛之心。做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更要有一顆仁愛之心,把群眾的冷暖、疾苦、困難始終放在自己的視線以內,把群眾的滿意、答應、幸福作為工作的風向標。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個領導干部是否做到為官以德,群眾觀察最清楚,感受最深切。當干部還要有一顆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勇挑重擔、樂于奉獻的赤子之心。
其次,要為黨樹立良好的形象。黨員干部作為黨的代表,能否樹立公仆形象,與廣大人民群眾水乳交融,直接關系到黨的形象,黨的執政根基。黨員干部要過好權力觀,名利觀,要常懷律己之心。律己之心貴在經常,也難在經常,關鍵還在“心”上。心正,才能反省修正自己,事事小心,潔身自愛,嚴于律己,防微杜漸,做到“慎欲”防誘,“慎微”防變,“慎獨”防盈,為官清廉當“守一”。把“常懷律己之心,常懷敬畏之心”作為思想道德和黨性修養的座右銘,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以嚴格自律的行動落實黨內監督法規要求,提升思想境界,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其身不正,其令不行”,如果我們做干部的敗壞了社會風氣,損害了人民的利益,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損害了黨的執政地位,群眾就會不答應。
第三,要緊密聯系教職員工,切實為廣大師生員工謀利益。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黨員干部汲取智慧的源泉。要問政于教職員工,問計于教職員工,善于激發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總結師生員工創造的經驗。要堅持換位思考,著力解決師生員工和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人民群眾的評價是檢驗干部工作好壞的鏡子,是民心向背的晴雨表。只有常照鏡子,才能知道衣冠是否端正,才能少生病不生病。要勇于接受群眾的監督,落實好學院黨務院務雙公開,財務預算、收支公開。要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斷修正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要經常深入到師生員工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要做到這些,我認為無非兩條,一是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公而忘私,廉潔自律;二是不搞花架子,做工作勤勉務實。作為院長,我要堅決反對“四風” ,做出表率。
三、為后人留下什么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領導干部要為后人留下什么呢?如果是為了給自己留名,替自己立碑,那么錯位的政績觀就會占據頭腦, 熱衷于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做表面文章。與之相反,若心里頭裝著“執政為民”的理念,就會為群眾留下無窮的福祉。作風上必然會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自然不會沾染“四風”。因此,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通過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對照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自覺地將政績觀正一正,將黨性修養提一提。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一個干部在一個地區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就應該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勤勉敬業,務實進取,做到不辱使命,留下點什么。作為烏海學院院長,我考慮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留些什么。
一要留清晰的發展思路。在辦學實踐過程中,學院要明確清晰的辦學理念、明確的發展目標和準確的辦學定位。要堅持以全日制高等職業學歷教育為主體,適度發展成人教育,積極發展職業技能培訓,大力發展社會服務。堅持以工科為主,優化發展其他專業。立足烏海市,面向內蒙古,輻射中西部,充分發揮學院人才優勢,為自治區新型工業化,特別是為烏海市轉型提質、富民強市戰略服務。為生產、管理、服務一線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技術技能人才。遵循現代職業教育規律,按規律辦學,將學院建設成為專業結構更加合理、辦學效益更加突出、辦學特色更加鮮明的自治區級示范高職院校。
二要留科學的辦學機制體制。要不斷深化“政校企合作、課崗證融通”的辦學育人模式。依托烏海市高等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全方位深化與地方政府和各大企業的產學研合作,積極探索政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促進學校與地方政府和企業深度融合,努力提高學校服務社會的能力。使學院的產學結合、校企合作工作不斷向規模化、規范化方向發展。積極推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改革,積極探索“課崗證融通”育人模式。緊緊抓住服務面向地區經濟發展主線,以培養企業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為落腳點,以“零距離”上崗為目標,在設置專業課程體系、選擇教學內容時,根據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結合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等級證書考試內容,實現課程與崗位對接、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融合。
深化院系兩級管理,激發辦學活力。進一步深化院系兩級管理,積極推進管理重心下移,推行目標管理責任制,明確院系權利和責任,明確部門崗位職責,擴大系部辦學自主權,充分優化和利用教育資源,激發院系辦學活力,構建一個責權明晰、運作有序、科學靈活高效的兩級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三要留堅實的發展基礎。要立足當前,總結經驗和成果,堅定辦學方向,堅定發展信心,著眼長遠,為學院今后的發展打牢基礎。要創新機制,創造條件,加大引進培養力度,努力創造“引得進、干得好、上得去”的人才發展環境。推進雙師素質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對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制定教師培訓計劃,通過不同途徑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及科研水平。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和地區人才需求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完善教學管理制度。要加強專業建設,做好課程改革與實施,全力推進“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四要留風清氣正的大學文化。要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緊扣“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全面開展抵制“四風”活動,在全院開展形式多樣的狠抓“教風”、“學風”、“工作作風”的活動。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通過認真學習,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不斷查擺問題,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集中解決如制約學院發展、影響師生利益等突出問題,并建章立制,形成長效機制。要長期貫徹執行,踏石有印,抓鐵有痕,營造學院政通人和,風清氣正的大學文化。
(作者:烏海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常青)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