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履職 以身作則 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大舉措。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必然要求; 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堅強的保證。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展開,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切實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務實黨的執政基礎。通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們要查擺和解決學院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方面師生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領導班子帶頭,貫徹整風精神,把自己擺進去,嚴肅認真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邊學邊改,邊查邊改,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充分發揮全院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推進學院黨的建設,為學院科學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十八大明確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習近平總書記又在2012年11月17日《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文章中指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如果我們脫離群眾、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最終也會走向失敗。我們要適應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新特點新要求,深入做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工作,虛心向群眾學習,誠心接受群眾監督,始終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要從人民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是我們黨的老傳統,也是新時期新要求。只有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習近平總書記對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了具體要求:“開展這項活動,最重要的問題是教育引導全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保持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要突出解決實際問題,切實收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的良好開局,堅決反對四風,以身作則,帶領群眾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的陣地,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開展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意義重大。
高校的每個共產黨員、中層干部要切實提出思想認識,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敬業履職,以身作則,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1.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要圍繞“為民務實清廉”這個主題,辦好人民滿意的高職教育這一總目標。中層干部要從提升管理水平,培養服務意識,提高辦學質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入手,傾聽師生心聲,關注師生訴求,轉變工作作風,推進學院發展。
2.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要切實不走形式,要問需于學生,問教育于教師,問滿意于家長,問效果于社會。要深入師生中了解思想、學習和生活狀況;了解提高辦學質量和因材施教的辦學模式。深入社會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質量的需求,以此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
3.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思想”和市場社會就是學院辦學水平的裁判員的意識。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誠信做人,愛崗敬業。高校中層管理人員要做好四方面的服務,要更好的服務于辦學,服務于師生。要為學生服務,努力使他們成長成才;為教師服務,做好本職工作,提高服務質量;為家長服務,讓家長放心,家長和子女形成合力,共同培養合格人才;為社會服務,敬業履職,培養輸送合格人才。
4.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作為學院的中層管理干部,在實踐中要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要切實轉變和改進工作作風,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工作理念,盡最大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作為黨政辦公室負責人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要進一步做到愛崗、敬業、履職,更好的發揮黨政辦公室綜合協調的職能。要做好上傳下達,做好領導的參謀助手,做好綜合協調和服務師生工作。
(黨政辦公室副主任 倪秀芝)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