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方案
為保證全區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扎實開展、取得實效,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中發〔2013〕4號)、《關于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14〕4號)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關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施意見》(內黨發〔2013〕14號),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范圍對象
全區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參加單位主要是:盟市、旗縣(市、區)機關及其直屬單位和企事業單位,蘇木鄉鎮、街道和嘎查村、社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其他基層組織,未參加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的自治區直屬單位下屬二級單位、派出機構、分支機構。盟市級各民主黨派機關中的中共黨員參加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堅持以盟市、旗縣(市、區)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為重點,突出抓好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的教育實踐活動,注重抓好蘇木鄉鎮、街道和嘎查村、社區等與群眾聯系密切的基層組織的教育實踐活動,切實加強廣大黨員、干部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
二、總體要求
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要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中發〔2013〕4號文件確定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和方法步驟,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主題不變、鏡頭不換,牢牢把握“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總要求,牢牢把握“為民務實清廉”主題,牢牢把握“五個堅持”基本原則,緊扣邊疆民族地區實際,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規定為切入點,以開展“四大行動”、推進“六大工程”為實踐載體,與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緊密銜接、上下聯動,突出作風建設,貫徹整風精神,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使黨員、干部思想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落實“8337”發展思路、建設更加繁榮富裕和諧美好內蒙古的強大力量。
——更加注重領導帶頭、層層示范。盟市、旗縣(市、區)、蘇木鄉鎮(街道)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當好表率,上級帶下級、主要領導帶班子成員、領導干部帶一般干部、黨支部書記帶普通黨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各級領導干部要以普通黨員身份把自己擺進去,力爭認識高一層、學習深一步、實踐先一著、剖析解決突出問題好一籌。各地各單位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謀劃、親自動員,帶頭認真學習,帶頭聽取意見,帶頭談心談話,帶頭撰寫對照檢查材料,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帶頭整改落實和建章立制,帶頭指導下級單位開展活動。
——更加注重聚焦“四風”、解決問題。強化問題導向,把教育實踐活動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認真梳理群眾意見建議,找準查實盟市、旗縣(市、區)、蘇木鄉鎮(街道)、基層組織“四風”問題的具體表現,不以工作問題代替作風問題,不以班子問題代替個人問題,不以籠統問題代替具體問題。各地各單位要針對查擺出來的問題,敢于動真碰硬,開展專項治理,一以貫之、一抓到底,以黨的優良作風帶動民風和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
——更加注重敞開大門、群眾參與。堅持開門搞活動,從制定方案、查擺問題、開展批評到整改落實、建章立制,每個環節、每項工作都讓群眾參與、受群眾監督、請群眾評判,確保教育實踐活動符合客觀實際、契合群眾要求、得到群眾支持。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用群眾易于接受的方法開展工作、化解矛盾,重視發揮群眾積極性,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更加注重分類指導、有序推進。各地各單位要根據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對象提出不同目標要求,分類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具體任務和推進措施,有針對性地加強指導,防止“一鍋煮”、“一刀切”。盟市、旗縣(市、區)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扭住解決“四風”問題不走神、不散光,在找準和解決突出問題上下功夫、見實效。蘇木鄉鎮、街道和嘎查村、社區等基層組織要突出服務群眾這個著力點,在增強服務群眾意識、提高服務群眾能力上下功夫,運用駐村聯戶、結對幫扶等有效載體,把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做扎實,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中受教育、轉作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黨組織要注重采取小型、業余、分散的方式開展活動。流動黨員參加教育實踐活動以流入地黨組織為主、流出地黨組織為輔。可采取送學上門等方式,組織離退休黨員及年老體弱黨員參加學習教育。
——更加注重上下協力、銜接帶動。采取統一部署、梯次展開、壓茬進行的辦法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盟市、旗縣(市、區)領導機關先行一步,蘇木鄉鎮、街道和嘎查村、社區及其他基層組織依次推進。第二批參加活動單位要主動承接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的整改任務,深化細化相關制度,上下聯動、前后銜接,相互配合、共同推進,確保全區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三、重點任務
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是抓住反對“四風”這個重點不放,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集中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特別是要糾正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把改進作風的要求真正落實到基層,真正讓群眾受益。
著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盟市、旗縣(市、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重點解決政績觀不正確,不敢擔當,違背科學發展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片面追求發展速度、忽視群眾利益,盲目決策,換一任領導、變一套思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問題。盟市、旗縣(市、區)直屬單位重點解決庸懶散拖、推諉扯皮,工作不落實、服務不主動等問題。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重點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濫用職權、吃拿卡要、執法不公等問題。蘇木鄉鎮、街道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重點解決不關心群眾冷暖,責任心不強,落實惠民政策縮水走樣,工作方式簡單粗暴,弄虛作假等問題。嘎查村、社區等基層組織主要解決軟弱無力,服務群眾意識和能力不強,辦事不公等問題。第二批活動參加單位都要注重解決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的問題。
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堅持為民利民便民,本著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深入開展“四大行動”、全力推進“六大工程”,切實落實各項民生政策,解決群眾在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問題,解決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征地拆遷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解決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解決與民爭利的問題。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加強與群眾真誠溝通,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讓群眾辦事更加便利、得到更多實惠,增強安全感、提高滿意度,切身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
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以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全面推廣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四五六”工作法、嘎查村級事務民主管理“五三二”工作法、牧區“黨員中心戶”等經驗做法,進一步深化結對幫扶共建、千村幫聯行動、嘎查村星級化管理、社區網格化管理、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等工作,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的能力,讓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惠及到群眾、體現在基層。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建設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組織帶領廣大黨員、干部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服務。加強和改進蘇木鄉鎮、街道和嘎查村、社區便民服務工作,提升服務群眾的功能和水平。健全服務保障體系,建立穩定的基層組織運轉和基本公共服務經費保障制度,推動人、財、物向基層傾斜,充分調動服務群眾的積極性,保證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
四、方法步驟
全區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從2014年1月開始, 2014年9月基本完成,大體安排8個月時間。盟市、旗縣(市、區)機關及其直屬單位和企事業單位,蘇木鄉鎮、街道集中教育時間不少于3個月。嘎查村、社區等基層組織根據實際靈活安排,時間要服從質量。教育實踐活動要堅持教育實踐并重,堅持邊學邊查邊改,把學習教育貫穿始終,把整改落實貫穿始終,使教育實踐活動三個環節工作有效銜接、相互貫通。
(一)學習教育、聽取意見。重點是搞好學習宣傳和思想教育,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黨員干部群眾意見,實現思想自覺。
1、結合實際抓好學習教育。盟市、旗縣(市、區)機關及其直屬單位和企事業單位,蘇木鄉鎮、街道領導班子、領導干部要通過主要領導帶頭講黨課、學習原著、集中研討、專題交流等方式,認真組織4個專題學習,即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學習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編印的學習書目,學習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黨的民族政策,集中學習時間不少于7天。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要利用業余時間統籌安排學習,不能影響群眾正常辦事。嘎查村、社區等基層組織要采取觀看專題片、案例教育、“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送學上門等方式,抓好基層黨員、干部的學習教育工作。基層組織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通過學習把握基本內涵,掌握核心要義,使講話精神成為黨員、干部的強大思想武器。
2、廣泛開展專題討論。要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開展“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我的群眾觀”大討論活動,重點圍繞群眾路線的時代內涵,圍繞本地本單位“四風”具體表現和危害,圍繞為民務實清廉的具體要求等進行研討,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根本問題,進一步深化認識、查找差距、明確方向,使黨的群眾路線在全體黨員、干部中深深扎根,使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成為黨員、干部的普遍自覺。
3、直接到群眾中聽取意見。突出聽取意見的重點,著重聽取群眾對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反映,著重聽取群眾對黨員、干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的意見建議。明確聽取意見的范圍,廣泛聽取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的意見,注意聽取老同志和“兩代表一委員”的意見,特別要聽取工作對象和服務對象的意見。改進聽取意見的方式,把“面對面”與“背靠背”結合起來,把“個別聽”與“集體談”結合起來,把“走進群眾聽”與“組織群眾評”結合起來,采取座談訪談、隨機調研、網絡征詢、登門入戶等方式,廣泛征求意見。重視來信來訪等送上門的意見,注意運用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聽取意見的成果,統籌做好征求意見工作,防止相互征求意見搞“公文旅行”、“函來函往”,防止“一窩蜂”下基層、重復征求意見。
(二)查擺問題、開展批評。重點是認真查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方面的問題,結合思想、工作、生活實際進行黨性分析和自我剖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實現行動自覺。
1、找準查實突出問題。圍繞為民務實清廉要求,采取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集體議等方式,重點查找“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問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重視從典型案例、重大事件、信訪積案、群眾訴求、街談巷議、網民批評中查找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各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還要對照《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及有關規定進行檢查,蘇木鄉鎮、嘎查村還要對照《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進行檢查。
2、普遍開展談心交心。專題民主生活會前,盟市、旗縣(市、區)機關及其直屬單位和企事業單位,蘇木鄉鎮、街道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與班子每名成員之間、班子成員相互之間、班子成員與分管部門負責同志之間,都要開展談心交心活動。談心的主要內容是,征求對方對自己存在問題的意見和改進建議,相互溝通思想、增進了解、化解矛盾;幫助問題較突出又缺乏認識的同志提高認識、正視問題。談心要敞開心扉、坦誠相見,有話講在當面,凡準備在會上提出的批評意見,一定要談開談透,消除隔閡、形成共識,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民主生活會前。嘎查村、社區等基層組織黨組織書記也要組織好談心活動,為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奠定基礎。
3、認真撰寫對照檢查材料。盟市、旗縣(市、區)機關及其直屬單位和企事業單位領導班子、班子成員,蘇木鄉鎮、街道領導班子、班子成員,嘎查村、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和黨組織書記要撰寫對照檢查材料,進行深入分析,做到準確成像。對照檢查材料要有遵守政治紀律情況、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自治區28項配套規定精神情況;要逐項列出“四風”問題的具體表現、典型事例,不能打捆,對“三公”經費支出、職務消費、人情消費、公務用車、辦公用房和住房、家屬子女從業等情況要作出說明;從理想信念、宗旨意識、黨性修養、政治紀律等方面剖析根源;明確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主要負責同志要主持起草領導班子對照檢查材料,并在一定范圍內征求意見。班子成員要自己動手撰寫個人對照檢查材料。上級黨組織、各地各單位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要嚴格審核把關。各盟市四大班子、廳級黨員領導干部及旗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的對照檢查材料,經自治區督導組審核,報自治區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4、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盟市、旗縣(市、區)機關及其直屬單位和企事業單位領導班子,蘇木鄉鎮、街道領導班子要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會上,要在普遍談心交心、認真對照檢查的基礎上,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嚴肅認真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既揭短亮丑、動真碰硬,又實事求是、出以公心,不發泄私憤,不搞無原則糾紛,真正紅紅臉、出出汗,使心靈受觸動、思想受教育,達到“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一把手要帶頭自我批評,班子成員要敢于開展批評。其他基層黨組織要開好組織生活會,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辦法;嘎查村、社區黨組織要進行對照檢查。上級機關黨員領導干部要參加下級單位領導班子的專題民主生活會,黨員領導干部要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黨支部的組織生活會。
5、通報專題民主生活會情況。民主生活會情況要由上級督導組評價并反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要再次準備后重開。民主生活會后,盟市、旗縣(市、區)機關及其直屬單位和企事業單位,蘇木鄉鎮、街道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要主持召開通報會,在一定范圍內通報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情況。同時,要形成民主生活會情況專題報告,經上一級督導組審閱后,報上一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紀委、組織部。嘎查村、社區等基層組織的專題組織生活會,可邀請部分群眾代表參加。
(三)整改落實、建章立制。重點是針對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制定和落實整改方案;對一些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整治;注重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問題,建立健全反對“四風”、改進作風的各項規章制度,使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成為黨員干部長期行動,實現制度自覺。
1、精心制定整改路線圖。盟市、旗縣(市、區)機關及其直屬單位和企事業單位領導班子,蘇木鄉鎮、街道領導班子要認真制定“兩方案一計劃”,即整改方案、專項整治方案和制度建設計劃,明確整改落實、建章立制工作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責任人。領導班子成員要制定個人整改措施。領導班子整改方案、專項整治方案和制度建設計劃及班子成員個人整改措施,經督導組審閱把關后報上一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各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加強宏觀指導和具體把關,確保“兩方案一計劃”務實管用,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強。
2、上下聯動抓整改。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從活動一開始就改起來,從具體事抓起、從身邊事做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事改起,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單位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思想不松、力度不減,繼續深入抓好整改,以落實到基層的整改成效檢驗活動成果;把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單位整改的問題與需要上級幫助解決的問題銜接起來,以上帶下、以下促上,攻堅克難、持續用勁,確保整改成效讓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大多數人滿意。
3、狠抓專項整治不放松。不折不扣地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確定的專項整治任務,對文山會海、檢查評比泛濫,行政審批改革不到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違反財經紀律,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奢侈浪費,超標配備公車、多占辦公用房、新建濫建樓堂館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超編和超職數配備,“三公”經費開支過大,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等問題,下猛藥、出重拳,一項一項整治。各地各單位要結合履行職能職責和作風建設實際,確定專項整治重點,尤其要把整治侵害群眾利益行為作為重中之重,不達目的不罷休。同時,要堅持科學整改,不能勞民傷財,不做表面文章。
4、把正風肅紀一抓到底。堅持嚴字當頭,堅決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決整治特權病、冷漠病、懶散病、享樂病、揮霍病。對有問題不整改、大問題小整改、邊整改邊再犯的,要嚴肅批評教育,必要時采取組織措施和紀律措施。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嚴格教育管理干部,對軟、懶、散的領導班子進行整頓;對存在一般性作風問題的干部,立足于教育提高,促其改進;對群眾意見大、不認真查擺問題、沒有明顯改進的干部,要進行組織調整;對在活動中發現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要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或有關方面嚴肅查處。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對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進行集中整頓;對長期不起作用甚至起負面作用的黨員,進行嚴肅教育,對不合格的要嚴肅黨紀、給予組織處理。
5、健全和落實制度規定。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簡便的原則,圍繞解決“四風”方面突出問題,建立健全行得通、指導力強、能長期管用的制度規定,推動改進作風常態化長效化。要注意把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中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及各廳局出臺的制度和辦法,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承接好、貫徹好。凡上級制定的制度,各地各單位不要再照搬照抄、重復建設,必要時可制定配套實施細則。要強化制度執行,提高黨員干部依法按制度辦事意識,加強對執行制度情況的督促檢查,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無視制度的問題,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五、組織領導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是全黨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各地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扎實推進,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務求取得實效。
1、落實領導責任。自治區黨委對全區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負總責,加強研究謀劃和系統設計,加強領導和指導推動。自治區黨委常委同志每人聯系一個盟市,作為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示范帶動和推進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盟市、旗縣(市、區)黨委承擔直接責任,在抓好本級班子教育實踐活動的同時,抓好本地區教育實踐活動。蘇木鄉鎮、街道黨(工)委主要抓好班子自身的教育實踐活動,負責組織嘎查村、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教育實踐活動。基層黨組織要積極發揮作用,認真搞好本地本單位的教育實踐活動。各級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要承擔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把教育實踐活動緊緊抓在手上。盟市、旗縣(市、區)、蘇木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每人都要確定一個聯系點,深入一線工作指導,發揮示范推動作用。特別要重視制定好活動方案,對需要側重解決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對可能發生的情況和問題進行分析預判,提出有效的預防和解決對策。對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走了過場的,要追究一把手的責任。要用好的作風組織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防止文山會海,力戒形式主義。
2、加強督促檢查。自治區黨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派出督導組,督導到盟市,巡查到旗縣(市、區);盟市派出督導組,督導到旗縣(市、區),巡查到蘇木鄉鎮、街道;旗縣(市、區)派出督導組,督導到蘇木鄉鎮、街道,巡查到嘎查村、社區;蘇木鄉鎮、街道向嘎查村、社區派出指導員,全程督促檢查指導各地各單位的教育實踐活動。要選派政治強、原則性強、責任心強的同志擔任督導組成員,抓好督導人員的培訓。督導組要認真審閱活動實施方案、對照檢查材料、整改方案等,全程參與專題民主生活會并進行點評,督促抓好每個環節各項工作落實。要沉下去面對面開展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有效傳導壓力。要督促開展“回頭看”,堅持標準、確保質量,防止降格以求,切實做到思想認識上不去的不放過,查擺問題不聚焦的不放過,自我剖析不深刻的不放過,整改措施不到位的不放過,群眾不滿意的不放過。
3、強化行業指導。充分發揮行業系統的指導作用,第一批活動單位要做到機構不撤、力量不減、整改不停,認真抓好二級單位、派出機構、分支機構的教育實踐活動。與盟市、旗縣(市、區)和基層聯系密切的單位,特別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單位,更要發揮好協調指導作用,上下聯動開展專項整治,切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
4、注重宣傳引導。各級黨委(黨組)要全力做好本地本單位教育實踐活動的宣傳工作,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宣傳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精神,宣傳活動成效。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廣泛宣傳先進典型,及時曝光反面典型。把握好輿論引導的時機、力度和效果,更好發揮評論、言論的引導作用,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要通過案例收集、專題調研、組織征文、理論研討等方式,對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管黨治黨新認識、新經驗、新做法進行總結提煉,努力形成一批理論成果。
5、堅持統籌兼顧。把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與鞏固擴大第一批活動成果結合起來,做到無縫對接、互相促進。把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與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緊密結合起來,與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結合起來,擺布好時間和精力,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用戶登錄